唐朝历经二百九十年,涌现出无数名将豪杰。李靖击败突厥,李靖征灭高丽,苏定方开拓西域,薛仁贵征服天山,李晟复守京师,韦皋击溃吐蕃,皆因功业显赫,享誉生前,死后亦被怀念。然而,下面十位将领虽都在当世立下赫赫战功,却因一时祸端身陷灾难,最终身死名败,让人读后扼腕叹息。
侯君集,陕西旬邑人,屡次参与征战,多次建功立业。玄武门之变中,他与长孙无忌、尉迟恭等五人被并列为功臣第一。李靖平定吐谷浑时,他献计策,率军长驱直入,大破伏允,官拜陈州刺史,封陈国公。随后担任交河道行军大总管,率军先行攻灭高昌,威震边疆异族。既出任将领,又参与朝政,名声一时盛极。然而,身兼将相的他私下觐见太子,卷入李承乾谋反案,被判处斩刑,妻儿流放岭南。唐太宗含泪与其诀别,命人将其画像列于凌烟阁。人们评论道:“君集破敌立功多,恃宠矜功粗心大意,荒废前功终致祸患。”惜哉,未能慎始而保终,一世荣名付诸东流。
郭孝恪,河南禹州人,少年时便展露奇节。早年参加瓦岗起义,后随李勣归顺唐朝。李世民东征洛阳时,他献计“固守虎牢,军临汜水,随机应变”,立下战功,拜上柱国,兼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。入朝任左骁卫将军,出为凉州都督,迁安西都护、西州刺史。镇压西突厥时,斩获焉耆王。随昆丘道副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征讨龟兹,大军攻破其都城,阿史那社尔率军追击龟兹王布失毕。郭孝恪奉命留守延城,遭龟兹国相那利袭击,中箭阵亡,英勇殉国。唐高宗即位后,追赠其安西都护、阳翟郡公。人称:“孝恪机警果敢,协助开创乱世;树立功勋,展现杰出风范。但因奢靡成性,未尽善策,失控众人,致困境难逃。”
展开剩余61%薛万彻,陕西咸阳人,名门之后,兄弟薛万钧自幽州投降唐朝,二人皆为太子李建成的亲信。玄武门之变时,他率部奋勇作战,直至李世民亮出太子首级,方率数十骑逃入南山。唐太宗鉴其勇武,多次派使者招降,任右领军将军,参与东征突厥、吐谷浑、薛延陀及高句丽。官至右武卫大将军,娶公主为妻。唐太宗称其为当世名将,与李勣、李道宗齐名。然军中傲气冲天,得罪诸将,多人告发,被免官流放象州。获赦后回朝,任宁州刺史。与房遗爱密谋立荆王李元景为帝,计谋败露,伏法被诛。人谓:“万彻筹谋周密,勇冠敌寇,然与狂徒合谋,终不能自保,致死有责。”
王方真,山西祁县人,任副将随裴行俭讨伐李遮匐,兼任检校安西都护,主持碎叶城修筑。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车薄啜反叛,围攻弓句城,王方翼率军于犁河、热海连战皆捷,斩敌七千,俘首领三百,震慑敌军。以功迁夏州都督。与程务挺合力剿灭绥州白铁余之乱,封太原郡公。因王方翼与高宗王皇后有亲属关系,招致武则天猜忌,再受程务挺牵连,最终罪名成立,被流放崖州,途中去世。其人“雄姿沉稳,才略深远,文武双全,功绩留于西域,身死南荒。”
程务挺,河北曲周人,东夷都护程名振之子,年少随父征战,勇力著称。以检校丰州都督身份随裴行俭讨伐东突厥,因功授右军卫中郎将。后以副将身份随裴行俭平定阿史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叛乱,升为右武卫将军,封平原郡公。与王方翼平定绥州白铁余之乱后,升左骁卫大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。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。于朔州击败阿史那骨笃禄,任单于道安抚大使,统领军队防范突厥。然他上书为中书令裴炎鸣冤,激怒武则天,最终被处死。其评曰:“务挺勇猛刚毅,继承父志,辅佐朝政,功勋卓著。然而涉足废立纷争,终致被害。”
(未完,待续!图片来源网络)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