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络世界的聚光灯下,网红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,他们塑造的形象往往成为粉丝追捧与信赖的对象。然而,当 “女子报案称被都美竹诱骗 20 万” 的消息传出,宛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,激起千层舆论的惊涛骇浪,将都美竹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,也引发大众对网红道德诚信及粉丝与偶像关系的深刻反思。
故事的主角之一朱姐,是一位 1979 年出生的单亲妈妈,平日靠着开出租车艰难维持生计,生活的重担并未磨灭她内心的善良与热忱。2021 年,都美竹曝光吴亦凡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朱姐听闻后,出于对同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同情,加之都美竹展现出的勇敢形象,让朱姐感同身受,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。从未追过星的朱姐,怀着一颗纯粹的心加入了都美竹的粉丝群,开始在群里发红包支持,还在网上为都美竹积极辩护,一来二去,两人逐渐有了私下联系。在最初的交流中,她们宛如亲密母女,朱姐亲昵地用 “宝宝” 称呼都美竹,而都美竹也会回赠礼物、热情邀约朱姐游玩,这份跨越年龄与网络界限的情谊,让朱姐倍感温暖。
展开剩余80%但美好的表象在 2022 年初悄然破裂。都美竹开始在与朱姐的聊天中频繁哭诉自己深陷困境:打官司需要巨额律师费、姥爷身患肺癌每个月要花费数万元药费、学业也因种种阻碍难以前行。每一次倾诉,都像重锤一般敲在朱姐的心坎上,出于母亲般的爱护之情,朱姐毫不犹豫地陆续转账。从 2022 年 3 月 4 日转给都美竹 1 万元作为 “姥爷救命钱”,到当月承诺给予 “12 - 15 万支持”,随后在 3 月至 5 月期间通过银行卡转账 14.8 万元,再到 2022 - 2023 年,朱姐又通过微信进行了多笔特殊转账,金额从 1314 元、520 元到 2000 元不等,累计转账 4.5 万余元。这些钱,皆是朱姐省吃俭用、甚至卖车、向亲友借来的,原本是打算供女儿读书,却在对都美竹的同情与信任中,一笔笔转给了她。
转折发生在 2023 年底,朱姐因自身贷款到期,急需用钱,无奈之下向都美竹提出归还 13 万的请求。然而,都美竹却坚称这些钱并非借款。更让朱姐痛心疾首的是,此时的都美竹不仅生活富足,还全款购置了豪宅,频繁在社交平台上炫耀奢侈品,分享迪拜旅行的照片。这种强烈的反差,宛如一把利刃,深深刺痛了朱姐的心,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场骗局。
愤怒与失望交织的朱姐,于 2023 年 12 月以经济纠纷为由将都美竹告上法庭,要求其偿还 “借款” 16 万余元。在法庭上,都美竹一方委托的律师辩称案件涉及的金钱是朱姐 “赠与”,而非 “借”,并出示了朱姐曾说过的 “无需你偿还”“心甘情愿” 等聊天截图作为关键证据。但朱姐反驳称,这是都美竹设下的陷阱,都美竹曾以 “避免平台抽成” 为由诱导她直接转账,还让她删除关键记录;而那句 “无需偿还”,也是在都美竹哭诉被网暴想自杀时,自己为了安慰她所说的话。
2024 年 4 月,朱姐因希望追究都美竹的刑事责任,向法院递交撤诉申请书,撤回了民事诉讼,转而踏上刑事控告之路。经过漫长的等待与筹备,2025 年 6 月 24 日凌晨 5 点,朱姐带着 80 岁的父亲,跨越 2900 公里,历经 38 小时的奔波,抵达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公安局报案。报案后,朱姐尝试通过微信联系都美竹,却发现都美竹不仅不接微信语音电话,还立即拒收消息并将她拉黑,这一系列举动,无疑让朱姐更加坚信自己遭遇了欺骗。
面对朱姐的指控,都美竹也在社交媒体上做出回应,称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不会认,指责朱姐有钱时给各种主播刷礼物大手大脚,没钱了就想把钱要回去,还表示自己曾多次帮助朱姐,是朱姐不知足,如今开始讹人。都美竹还强调,一年前就说过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,朱姐却纠缠近两年,疯狂利用舆论道德绑架。双方各执一词,让事件真相变得扑朔迷离。
从法律层面来看,判断都美竹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,关键在于是否满足 “虚构事实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” 这一条件。如果都美竹明知无力或无意还钱,却编造病重、官司、贫穷等理由获取朱姐转账,且从未有履约还款的意图,那么其行为很可能构成诈骗。但目前由于原始聊天记录缺失(2022 年都美竹换微信号时要求朱姐删光聊天记录,关键转账的银行卡号也被朱姐 “为保护她” 主动删除),“无需偿还” 的截图又成为赠与的有力证据,加之都美竹声称资金用于治病、官司的说法难以证伪,这使得案件的刑事立案面临重重障碍。
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言,此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经济纠纷,它反映出当下网红与粉丝关系的复杂现状。在网络时代,粉丝基于对网红人设的信任,往往容易倾注大量情感与金钱。而部分网红在利益的诱惑下,却可能模糊道德界限,辜负粉丝的信任。都美竹从曝光吴亦凡事件中的 “正义女孩”,到如今被指控诱骗粉丝钱财,其形象的巨大转变,让公众对网红群体的诚信产生了深深的质疑。若都美竹的行为最终被认定为诈骗,不仅会对朱姐个人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,更会打击广大粉丝对网红群体的信任,扰乱健康的网络生态秩序。
如今,朱姐依然在为追回自己的血汗钱而努力,她的遭遇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声援。大家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彻查此事,还原真相,让正义得以伸张。在等待调查结果的过程中,这起事件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:无论是网红还是公众人物,都应当珍惜自身的信誉,坚守道德底线;而粉丝在追星过程中,也需保持理性与清醒,切勿盲目信任,以免遭受损失。只有这样,才能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、诚信的网络环境与社会氛围。
发布于:贵州省股票配资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